《听听那冷雨》说课稿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听听那冷雨》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听听那冷雨》说课稿1一、说教材
《听听那冷雨》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选为“山水神韵”,作者从大自然的景物中获得心灵的韵味。本篇承接着上文《赤壁赋》古文的经典,开启着下文《再别康桥》现代诗的浪漫,是一篇富含神韵的散文。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因此能理清文章的“形”,也就能把握住文章的“神”。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和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中也都明确规定,高中生必须“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所以本篇中“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体会文章的借景抒情的特点”是本篇教学的难点。
本文的语言优美,深情,富含古韵,而文章的语言又是体现文章主旨的基础,所以“熟读文章,找出精美句子进行评析,体会语言的特点”是本文的教学重点。
二、说教法
真正要让语文的教学课堂由过去的讲堂变成学生学习的学堂,就必须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优化教学方法。本课以电化教育辅助实施情感教学法。语文教学不仅是种认知活动,也是一种情感活动,它贯穿教学的全过程,直接影响到教学效率的提高。教师采用生动的导语,酝酿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感,学生会由此产生一种情感反射,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行为,形成一种与教材内容相应的情绪氛围。
情感的产生往往来自于直观的、生动的、具体的形象。运用电化教育优化演示,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帮助学生进入和理解意境。出色的朗读,和谐的音乐伴奏,出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案或图画,这些做法都是强调情感的作用,以情感启迪人的思维。在进入本课之前,用电脑出示资料图片配合教师介绍时代背景,然后播放和谐的音乐,教师范读精彩段落。文配以图,文配以乐,创造形象的艺术氛围,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三、说学法
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在弘扬人格精神,增强学生的主动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方面还有明显的不足。学生不是作为自觉的学习者能动地走上主体位置,而是教师把他们当做主体。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在课前预习时布置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绘出自己心中的“冷雨”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形象思维能力。在课堂上分小组讨论谁的画更符合文章的意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只做简单的启发和引导。以图带文激发兴趣,以图带文加深理解,图文结合使学生体会到借景抒情的特点。另外,熟读文章,深挖教材蕴含的艺术美、思想性,是学生逐渐明白文章的感情是通过“冷雨”这一形象表现出来的,要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
四、说教学程序
本课的教学过程如下:
1、结合资料图片介绍时代背景;
2、播放音乐朗读课文,创造形象的艺术氛围,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学生熟读文章,体会文中“冷雨”实写和虚写的语句,学生回答问题;
4、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画出心中的“冷雨”图;
5、分组讨论谁的图更符合文章的意境;
6、小结文中所体现的意境,或概括文章的主旨,体会作者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7、布置学生作业,及时总结,预习下节《再别康桥》及时迁移本节课的文学鉴赏能力。
《听听那冷雨》说课稿2一、说教材
1、课文特色:
余光中散文的重要主题是他在诗歌中反复吟唱的乡思乡愁、故国之恋。《听听那冷雨》是一篇诗质的散文,作者调动了听、视、嗅等多种感觉方式,将少年生活的回忆、古诗画的意境和现实观感等汇聚在一起,通过对台湾春寒料峭中漫长雨季的细腻描写,真切地勾画出一个在冷雨中孑然独行的白发游子的形象,委婉地传达出一个漂泊他乡者浓重的孤独和思乡之情,通过中国古典诗词在文中的化用表现了一个远离故土的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依恋和赞美。
2、教学目标:
基于本文的特色,我对这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朗读、讨论和分析,重点品味“听雨”部分,体会余光中作品中浓浓的乡思乡愁;
(2)从写作手法角度赏析本文的语言特点
(3)从本文化用的中国古代诗词中体悟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作者对传统文化的赞美、对大陆的眷恋
3、教学重点:
突出朗读的作用,通过有感情地朗诵、鉴赏本文诗化的语言,使学生深入了解文本的思想内涵
4、教学难点:
文章内容跨度较大,学生往往读完之后不知所云,要引导学生如何由浅入深地从分散的内容中去集中体味“冷雨”的含义
二、说教法和学法:
朗读讨论交流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中,突破重难点主要是给予学生充分的阅读和思考时间,通过默读、齐读和单独请学生朗读的方式,并在课堂上展开讨论交流,老师适时点拨,再利用多媒体课件介绍作者的经历和思想,深入理解本文的思想感情和写作特色。
三、说教学过程:
课时安排: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自由诵读理解文章主旨
(一)导入
对于这篇课文的导入,我先以余光中的三句名言“我的血系里流着一条黄河的支系”、“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来引出余光中这个人,接着与学生回顾初中的旧知识——曾经学过的余光中的一首诗《乡愁》并与学生一起背诵,让学生对余光中作品中的思乡之情有一个深刻的印象,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为学生后来对这篇散文情感的理解埋下伏笔。
(二)整体感知
听朗读录音思考
1、全文12段,题目是《听听那冷雨》,哪些段落直接写了雨景(听雨),哪些段落没有直接写雨?
写雨——1、3、5、6、7、9、10、11、12
未直接写雨——2、4
2、未直接写雨的段落又写了什么呢?
学生集体朗读讨论后做答
第2段写中国的文字
第4段写美国丹佛他山的景象
3、这些段落既然没有写雨可以删去吗?
第2段是写文化中的雨(“美丽的中文不老”“一个雨字”)
第4段由美国的景象联想到台北、中国的雨情雨韵,初看不是写雨,而实际是处处写雨,不能删除。
4、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哪些地方哪些时代的雨?
(三)研读探讨
1、快速阅读,请学生从听雨的这些段落中找出你觉得写得较好的能够体现作者情感的句子,从修辞和情感角度赏析(可分组讨论交流)
典型句子赏析:
第一段:
大寒 ……此处隐藏2622个字……。
(三)作业:
拓展阅读:余光中作品《从母亲到外遇》、《当我死时》
“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欧洲是外遇。”我对朋友这么说过。
大陆是母亲,不用多说。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一片后土。那无穷无尽的故国,四海漂泊的龙族叫她做大陆,壮士登高叫她做九州,英雄落难叫她做江湖。不但是那片后土,还有那上面正走着的、那下面早歇下的,所有龙族。还有几千年下来还没有演完的历史,和用了几千年似乎要不够用了的文化。
——《从母亲到外遇》
(四)备课反思:为何这样设计的考虑
这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因为优美的语言像诗一样,所以就带有了含蓄朦胧的特点,再加上学生没有离家漂泊的切身感受,古典文化的积淀不够,也就相应的带来了学生难以读懂的问题。而对于老师,如此长篇幅的散文,如何把握,引领学生抓住重点,既领略文章之美又学会赏析理解散文,实在是有些不好入手,甚至难以下手,难教。
难懂难教不是意味着不学不教。我力求从语文本身的特点入手,先整体上把握文章的思路,结合散文的特点进行理解,让学生能够理解这篇散文的主旨。因为读懂是第一步,也是学生进一步赏析的基础。其次,进入美感品读,让学生在自我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粗浅的赏析,再告之以方法,理性的赏析品味。最后,因为余光中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再从活用诗句的角度进行个别赏析,最终理解文章中自始至终的意境,也为学生的古典文化做一个积累。
《听听那冷雨》说课稿3一、说教材
1、本文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
《听听那冷雨》这篇文章在以往的语文教材中是没有的,其在高一整一年的学中代表的是现代散文的意境之美。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要让学生理解及掌握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及作者纵横驰骋的联想方式的运用。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文中的重要词语,学作者纵横驰骋的联想方式的运用。
能力目标:
品析文章极富魅力的语言,体会文中描写的优美意境。
积累中国古代山水诗,品味祖国的山水之美。
根据自己的经历,借鉴文本的表达技巧,能够写出情景交融的文段。
情感态度及世界观
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在体会语言美的同时陶冶情操。
3、分析教材的编写思路:
余光中的散文开拓了现代新散文的意境。在他的文中现代的小说、电影、音乐、绘画、摄影等艺术手法都被拿来丰富作者的感性世界。在本文中更是淋漓尽致地将各种感官的感觉联系在一起,使形象在奇妙的联想中得到凸现。所以,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冷雨,变得无孔不入,连同那情思一起在“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的通感中产生了一种朦朦胧胧的新感觉。读者也被带入了“连思想也都是湿润润”的意境之中。
本文的结构特点是:
以听雨(清明时节的雨)为主线,将横的地域感(从美国,到台湾,到大陆)、纵的历史感(从太初有字,到亡宋之痛,到公寓时代)、和纵横交错的现实感(人到中年沧桑过后的洞明人生,现代都市对传统意趣的破坏,对永恒的理想追求)交织成一个形象密集、书写瑰丽、情切意浓的美的境界。不管岁月的漂泊带给人们多少的沧桑,但那种家国之思却永远都不会改变。
重点及难点:抓住关键语句,把握文章主旨。
关键:分阶段由感性到理性、由低级到高级对作品进行鉴赏,在整个过程中要注意鉴赏方法的概括、提炼和积累。
二、教法、学法的阐述
品味法。读者沉潜到作品的深处,对作品进行整体的反复的感受和体味,从而最终获得对作品深层审美韵味的把握。开放所有的感官,做到眼观其文领略其视觉美,口诵其声领略其音韵美,心惟其意领略其情理美,因此其审美体验是多维立体的。在对本文鉴赏的起始阶段里、感性阶段中,同学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采取较灵活的方式,或闭目品味,悉心感受;或击案叹服,盛赞“名篇”;或声情并茂,高声吟哦,逐步进入阅读感受阶段,体验品味阶段,领悟判断阶段……鉴赏散文的意境美、细节美,鉴赏小说的情节美、环境美和人物美,都可以通过涵泳品味获得对作品美感的把握。
品读法。在初步理解作品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诵读,有声有色地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恰如其分地传达出来。关键要做到情随声出,声情并茂。学生可以通过语音轻重、高低、长短的把握,“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叶圣陶语),曲曲传达出作品蕴蓄的美感。《听听那冷雨》如琵琶曲般顿挫峭拔,非常适宜于涵泳、美读。
比较法。把《绿》和本文放在一起,要求学生对于文章(选段)的主题、结构、表达技巧及语言风格等项中的若干点进行比较,指出同异,进行鉴赏或分析。
三、教学过程
1、教学思路与教学环节安排:
过程:导入,作者介绍,检查预(读音、字型练),解题,内容解析(朗读全文、分析具体语言),内容小结、重申主题(总结本文的同时与前文加以比较)。
积累式与分析式
人的类属性认知特点:人类的认识总是依循着从“个”到“类”的过程。(指导性原则、互动性原则、层递性原则、心因性原则、操作性原则)
①教育社会的互动与角色定位。通过共同研究、讨论、探究促使师生双方都获得发展。
②认知过程和认知策略的发展性教学。将传统意义的传承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使学生在语文学过程中掌握类属化学策略与方法。
③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肩负经典文化传承重任的同时,通过认识、研究、探索等学活动发展传统文化,创造适合于未来时代的新文化。
④教育应使每个人都能利用种种信息,收集、选择、整理、管理和使用这些信息”。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2、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安排
①学生朗读《听听那冷雨》:注意声调和节奏。全篇以抒发游子思乡之情为主,朗读时语气宜气短声细为主,语调宜升降曲折为主;在快、舒缓节奏中,适当加入沉稳、强疾节奏。
②学生分组讨论自己最喜欢的一段,深入理解作品蕴藉的意境美;总结时,老师可在旁加以点拨。
③口头讨论或以文本形式,比较、总结《绿》和《听听那冷雨》的境界。
④课后同学自行出份有关课内字词的练,交换考核。
⑤写作实践:根据本文内容以《我心中的冷雨》为题,仿写一段有关“雨”的短文。
3、重点、难点处理:主要以同学讨论、老师适时点拨的方法。
4、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体现多学科整合的特点,主要利用多媒体加以辅助。在课件中以中国传统水墨画为背景,配合全文的主旨体现,并且可陶冶情操。在学生朗读后播放朗读示范,进一步加深美读的效果。比较两篇文章后,用多媒体以图表的形式,加以清晰化。
四、教学效果
学生在品味品读比较的过程中感受到了音韵美意境美进入作品境界,感同身受,既读懂了作者的情感,又陶冶了自己的情操。还学得了品读和写作的方法。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