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树》说课稿

时间:2024-09-03 17:47:15
《合欢树》说课稿

《合欢树》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合欢树》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合欢树》说课稿1

一、说 教 材

(一)教材的地位及课文特点

《合欢树》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修订版《语文》第四册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本单元学习重点是略读,即从文章的整体着眼,以较快的速度把握读物的主要内容,以形成对读物的概括性认识。本文是一篇情真意切的散文,也是一部颂扬母爱的抒情乐章。非常适合指导学生进行略读。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 引导学生对作品朴实的文风、精美的构思,以及巧妙的篇章结构等进行研读和品味。 ② 把握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目光从书本转向自我的生活,为他们提供一个自主探索和自我发现的舞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验并感悟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母子深情,引导学生学会爱、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三)【教学重点】

理解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

(四)【教学难点】

作者并未浓墨重彩地直接描写合欢树,只是轻描淡写地通过邻人的话语和初生小孩的目光引出合欢树,此为其构思立意所在,也是文章结构的巧妙所在。

二、说 教 法

依据新课程理念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本节课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 以朗读带动体会,师生共同感受。

2、 讨论点拨,巧设疑,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发挥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把握文章内涵。

三、说 学 法

1、感受,通过认真的聆听,汲取信息。

2、质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3、讨论,通过提问思考讨论,引导自己思考,得出结论。

四、说 教 学 设 想

(一)【教学模式】

感受——引导——探究。采用这样的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摆脱填鸭式教学的束缚。

(二)【学情分析】

每一位学生后面都有一位伟大的母亲。因此,让学生在课堂上投入地聆听《合欢树》的全文,让学生抛开一切的分析,只默读作品,看看哪一处打动自己,甚至叫自己落泪。是在四处寻找“我”的母亲的背影?是“你小时侯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跟你现在差不多大的时候,我也想过搞写作。”的母亲的语言?是那棵枝繁叶茂,当初被母亲偶然之间当作含羞草栽下,却也能独自成荫的合欢树?还是那个“在你可以看到时,却无心情去看;等到你有了心情去看时,却再也无法看到”的莫大的人生玩笑???同学们或许什么也说不出,留下的只是似明似暗的朦胧的感觉,但却一定会有心灵的瞬间的悸动,而这,正是解读《合欢树》最好的情感积淀和教与学的契机。 更是最好的感恩教育素材。

五、说 教 学 过 程

(一)、 激情导入,渲染铺垫

展示题目:合欢树(展示图片)

大家对这种植物也许很熟悉,它就叫合欢树,它的花是淡淡的粉色,花朵毛茸茸的,给人一种温馨又亲切的感觉,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散文《合欢树》,它的作者是一位坐在轮椅上的残疾人。1983年全国

优秀短篇小说奖的颁奖典礼上,人们惊讶地发现有一位获奖者是坐着轮椅来领奖的。第二年,这个残疾人又以另外一篇小说获得该项殊荣。他,就是史铁生,他自双腿瘫痪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二十多年来,他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并多次获得各类文学创作奖。生平介绍:1969年史铁生到陕西延川清平湾插队放牛,一次遭遇到暴雨和冰雹,高烧后发现腰腿疼痛,当时没在意,后来发展成双腿残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想以死来解脱自己,最后终于在母亲的帮助下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突出他母亲给他的帮助)

(二)、配乐朗诵,整体感知

“从文本出发”——8分钟的全文配乐朗读。充分利用文学的魅力吸引学生全身心地去聆听、去感受、去体会,真情就是沟通文本与学生最好的纽带。

(三)、感受母爱,深入探究

1、“从学生自身出发”设计学生谈自己在聆听的过程中哪一个环节最受感动。请同学们在文章中划出最能打动你的地方,并把它读出来。(联系写作手法)

预设答案: 1)、作文竞赛(十岁那年)第一自然段

2)、“我”双腿残废后(二十岁)第二~三自然段

①给“我”治病:(找出具体的语句)

▲“母亲那时已不年轻,为了我的腿,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发”;(肖像描写)

▲“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她总能找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者是洗、敷、熏、灸。” “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动作描写)

▲“每一回都虔诚地抱着希望”(心理描写)

▲“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语言描写)

②鼓励“我”好好写作:

“那就好好写吧”、“跟你现在差不多大的时候,我也想过搞写作”、“你小时侯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语言描写)为儿子寻求精神的支柱,希望重新燃起儿子生活的信心

③为“我”借书、推“我”去看电影:

“她到处去给我借书,/ 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动作描写)

2 在经历这些事情的时候,作者笔下描绘的母亲是一种怎样的形象?而作者对于母亲又是什么样的情感?交流得出情感线索

1)、作文竞赛(十岁那年)第一自然段

母亲:“年轻”“聪明”“最好看”——热爱生活“做裙子”

↑(不理解)

“我”:“扫兴”、“故意笑”、“装作”(倔强,好强 怄气)

2)、“我”双腿残废后(二十岁)第二~三自然段

母亲:用心良苦一心给“我”治病

“我”:丧失生活的勇气

3、阅读第四至第十二自然段,分析在“我”的小说发表时(三十岁),母亲已经离开人世以后,作者对于母亲是一种怎样的情感?找文中的句子

母亲:早逝 “心里太苦”“受不住”;“我”:小说发表,获奖成名

深深的思念与愧疚(子欲养而亲不待),理解母爱的伟大,理解母亲的苦心。

(四)、分析主题,提示感恩

1、请大家阅读第四至十二自然段,找一找描写合欢树的句子。

(1)通过邻人和初生小孩的注目引出合欢树;(第七自然段)

(2)写合欢树的由来,似乎是当初误以为的“含羞草”,历经变迁,长成一棵树影婆娑的参天大树;(第八自然段)

(3)通过刚来到世上的孩子眼中写合欢 ……此处隐藏7611个字……一单元第一篇必读课文《合欢树》的教学设计及其分析。下面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合欢树》是一篇回忆母亲的优秀散文,在本单元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通过本文的学习,主要是感悟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母子深情,引导学生在感受史铁生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的同时,学会爱、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中职语文教学大纲对学生阅读能力训练的相关要求,结合本单元总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的实际,以及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认识作者;

(2)理清文章思路,体会各种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2.能力目标:

理解“合欢树”的象征意义。

3.情感目标:

品味文中平淡朴实的语言,并感悟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母子深情,引导学生学会爱、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三)教学重、难点

《合欢树》是史铁生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谱写的一曲感人至深的追忆母爱之歌。亦母亦子合欢树,一枝一叶总关情。所以我确定的重、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通过品味平淡朴实的文字,体会母亲伟大的形象,感悟文中的母子深情。 教学难点:理解“合欢树”的象征意义。

(四)课时安排

鉴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本文计划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了解作者,认识生字、生词,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理清文章基本思路。

第二课时:把握母子亲情,感悟合欢树。

(五)学情分析

学习主体是一年级学生,优点是:活泼、好动,喜欢合作,善于思考,学习认真踏实,缺点是:大多数学生语文阅读能力较差。所以,在教学中,应让他们多读、多思、多动,自主合作,积极探究。

二、教法学法

(一)教法

考虑到本文在单元的位置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在把握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前提下,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集体讨论法

3.读书指导法

4.任务驱动法

(二)学法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根据对学生学情的分析,我确定的学法及能力培养是:朗读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

三、教学过程:

本着探究性学习的目的,我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全部流程从学生的角度来设计,从易到难,从浅入深,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基于以上分析,我设计了以下六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感受背景音乐(阎维文《母亲》)的同时,展示图片。同学,你想对自己的母亲说些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

2.有这样一位残疾人作家,在他最狂妄的年龄却残疾了双腿,是他母亲一直用浓浓的母爱支撑着他的世界,陪伴他行走在人生的路上。这就是史铁生。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今天就让我们学习《合欢树》,走进史铁生的精神世界,感悟他为我们描写的母子深情。

(二)走近作者,触摸文脉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xx年12月31日),21岁双腿瘫痪,曾自称说“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代表作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小说)、《我与地坛》(散文)、《命若琴弦》(散文)、《务虚笔记》(长篇小说)等等。

《合欢树》作为史铁生歌颂伟大母爱的典型范文,文中深切的母爱,触发每一个读者的心灵。《秋天的怀念》所表达的情感和《合欢树》非常相似,有助于我们学习这篇课文。所以,请先听《秋天的怀念》朗诵。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基础知识——前提

(学生自行朗读课文,把自己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圈点起来,让学生自己根据字典或语境推断。)

生字:呛(qiàng) 逛(guàng) 诓(kuāng) 胯(kuà) 灸(ji?) 敷(fū) 生词:虔诚:恭敬而又有诚意。 惊惶:惊慌、害怕。 侥幸: 由于偶然的原因而得到成功。 侍弄: 整治;料理

2.朗读课文(采用各种形式)

3.反复熟读课文,理清文章基本思路

明确:全文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1-6):追忆母亲;第二部分(7-12):思索合欢树

(四)读中思考,随文感悟

1.细读第一部分,把握母子间的亲情

(1)速读课文看作者写了人生哪几个年龄阶段的哪些事?

明确:

(本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先圈点出表示时间的关键词,再指导学生集中注意力细读,边读边思考。最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并用简要的语言表达出来。)

(2)把握母子间的亲情

母亲对儿子:

①在刻画母亲这一形象时,作者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举出实例。(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

②通过这些描写体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无私无怨、坚强执着、宽厚仁慈、牺牲自我)(本环节采用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概括总结的形式完成。)

儿子对母亲(怎样的一种情感变化):不理解母亲的苦心→深深的思念与愧疚

2.分析第二部分,感悟合欢树

任务一:找一找,说一说

(1)找一找描写合欢树的句子。

(2)根据提示,简要叙述合欢树的由来。为什么母亲会栽种这课合欢树?

(设计意图:针对学生学习基础提出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养成带着问题朗读文本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筛选信息,整合材料,逐渐养成带着任务主动学习的习惯。)

任务二:论一论,悟一悟

合欢树的象征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感悟,让学生在交流中自悟自得,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任务三:探一探,写一写

作者说:“我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儿,悲伤也成享受。”作者为什么说“悲伤也成享受”?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探究文章的细微动人之处,升华合欢树的象征意义。)

(五)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播放背景音乐(满文军《懂你》),展示母爱图片。你为妈妈做过什么事呢?趁现在一切都还来得及,快回家吧!

(六)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总结: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作业:史铁生用一棵合欢树,凝聚了他对母亲如此深沉浓厚的情感。想一想,我们自己如何用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的爱?

四、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积极运用多媒体技术,由文本到人生,引导学生学会感悟亲情,珍惜亲情,懂得感恩,使他们在学习中不断有所发现,不断有获得成功的愉悦,不断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当然,也存在很多的遗憾、不足之处,如不能兼顾所有学生,有些教学问题分析不深入等。在以后的工作中,自己还要多钻研,多请教别人,使自己不断进步。

《《合欢树》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