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教学设计

时间:2024-10-15 02:44:16
《陋室铭》教学设计15篇

《陋室铭》教学设计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陋室铭》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陋室铭》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作者刘禹锡等背景资料和文体等文学常识;

2、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识记重点的文言字词,了解特殊文言句式的翻译。

3、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了解文章主旨,学习作者安贫乐道、伟岸傲物的志趣情操,培养学生高洁的情操。

二:教学重点

1、掌握文言字词及句子的翻译;

2、文章的主旨及托物言志的写法;

3、默写背诵。

三:教学难点:类比及比兴的写法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复习《陋室铭》这篇文章。

四组学生准备四项内容。

二、第一组学生准备文学常识

1、作者: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诗人。世称刘宾客。白居易称他为“诗豪”。

2、文体:“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3、背景: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所作

二、节奏朗读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请一位学生朗读无标点的原文。

2、集体有节奏朗读。

三、第二组学生准备文言字词

1、活用现象

名:出名(名作动)

上:长到(名作动)

劳形:使身体劳累。(使动用法)

2、课下注释

【灵】灵验

【斯】这

【馨】品德高尚

【鸿儒(rú)】博学的人。鸿,大。

【白丁】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即知识浅薄的人

【调】弹奏。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丝竹】奏乐的声音

【案牍】官府公文

【金经】指佛经。

【劳形】使身体劳累。形,身体。

三、第三组学生翻译句子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了。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灵验了。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文: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就不觉得简陋了)。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文:苔藓的痕迹,长到台阶上,一片碧绿;青草颜色,映入竹帘中,满目青葱。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译文:(在这里)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5、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译文:(在这里)可以弹奏不加修饰的琴,阅读佛经。

6、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文:(在这里)没有的奏乐声音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7、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译文: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8、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四、第四组学生回答内容写法

1、揭示文章主旨的是哪一句?作者是怎样引出陋室的?

答: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作者用比兴的手法引出陋室。以不高不深的山和水比陋室,以因“仙龙”而出名灵验比“德馨”,说明因为陋室主人品德高尚,所以陋室不陋。

2、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陋室?突出了陋室怎样的特点?具体说明。

答:从三个方面描写陋室不陋。

自然环境:如“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突出了陋室的环境清幽的特点;

交往人物:如“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突出了交往人物博学的特点;

生活情趣:如“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突出了生活情趣高雅的特点

3、文章写“诸葛庐、子云亭”有何用意?

答:运用类比手法,作者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陋室主人也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希望像他们一样因为自己的高雅脱俗获得别人的尊敬与景仰。突出了陋室不陋.

4、作者借山水、仙人、神龙、名人的事迹比喻陋室主人有好的品德是为了表达自己什么样的人生追求?

答: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5、文章以孔子的话作结,有什么作用?

答:引用孔子的话,以反问作结,再次证明陋室不陋,从而突出作者高洁傲岸、安贫乐道的节操和情趣,同时又照应了“惟吾德馨”一句,含蓄无穷,发人深思。

6、这种借他物来表明志趣的手法叫什么?

答:托物言志

五、展示中考习题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上:长到

2、《陋室铭》中既说“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又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是否

矛盾?为什么?

不矛盾,调素琴,阅金经指高雅的生活,是作者向往的;丝竹之乱耳案牍之劳形指的寻欢作乐及被世俗纷扰的生活,是作者厌恶的。

3、孔子云:何陋之有?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陋室铭》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一、理解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二、了解“铭”的特点,掌握相关的文言词汇。

三、学习课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设想

一、以尊重学习者的学习体验为重点,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体会刘禹锡的那份情怀。

二、在加强诵读的同时,认真体会“铭”文句式整齐、押韵,节奏感强的特点。

三、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课文。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和句读。在朗读合作中实现“字音准确,停顿分明,不读破句子”的目标。

⑴自由大声朗读。

⑵同位互相听读。

⑶同学朗读展示,听后师生评点。

⑷齐读课文,读准字音和句读。

三、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储备和文下注释,粗通课文大意。

⑴对照注释,默读全文,疏通文意。

⑵交流对课文内容的了解。点评正误。注意以下词句的解释:

①馨xīn 散布得很 ……此处隐藏24877个字……陋室,惟吾德馨。

德馨:1.由于人的品格高尚,忘却了陋室。

2.由于人的品格高尚,为陋室增光添彩。

小组合作:

1.作者是怎样引出中心句的?——用“山”、“水”来比“室”,用“不在高,不在深”比“陋”。用“仙”、“龙”来比“德”,用“名”和“灵”来比“馨”。“馨”字画龙点睛,统领全篇。

2.作者既写陋室,为何又写诸葛庐和子云亭?———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定证“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3.文章最后引用孔子的话有何用意?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说明“陋室”“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把“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朗读指导]

①前四句读后稍作停顿,再缓缓读出“斯是”二句,以突出文章主要内容。

②“南阳”二句读后,要作一顿,然后用肯定的语气读最后两句。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在 “对话”中,感悟到更多的语言、篇章及作者人格的魅力,从而获得思想的滋养、情感的熏陶、人格的完善。学生无数的体验、奇思妙想纷至沓来,从而轻松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

【悟万世雅人】

【论文知人】

我眼中的刘禹锡

同学们还记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吗?面对淤泥,陶渊明选择了远离,他在心中幻化出一片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通过学习,你觉得刘禹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教学预设]

1.和陶渊明一样的避世,否则怎会有“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的想法,而且他的陋室的环境和做的事情,都看出他的隐逸之心。

2.品德高尚。虽身居陋室,但安贫乐道,即使遭遇贬谪,但有高洁傲岸的志趣。从“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就可以看出。

【论世知人】

一个永恒的刘禹锡

刘禹锡,一生辗转奔波于仕途,虽历经艰辛却痴心不改。每贬到一个地方,都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

郎州: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夔州: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连州:猜鹰虑奋迅,惊鹿时跼跳。瘴云四面起,腊雪半空消。

扬州: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长安: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刘禹锡——他虽然有着“二十三年弃置身“的贬谪境遇,但依然有着“暂凭杯酒长精神”的安贫乐道;他高唱着“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沉吟着“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他在“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的秋天里诗意盎然,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房子里坚守理想……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堕青云之志。

齐背《陋室铭》。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要让学生重视积累,养成博闻强记的习惯。有时读懂一篇文,读破一片心,或许要用一生的光景。就让学生在刘禹锡的精神里牢记铭文,慢慢地去品。

【板书设计】

室外景:环境优雅 安贫乐道

陋室 室中人:交往儒雅 不陋 铭

室内事:生活高雅 高洁傲岸

【设计理念】

本节课在学生探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这样的板书设计。它是课堂教学的“眼睛”和“灵魂”,是整个教学内容的高度浓缩,也是学生学习思路的精炼再现

《陋室铭》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掌握作者。

2、掌握本课实词重点语句。

3、能顺畅的翻译课文。

4、能用原文回答问题。

5、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及难点:

同目标2、3、4。

教 具:网络教室。

课 时:1

教 法:小组讨论,自学

教学过程:

一、以《酬乐天扬州席上出逢见赠》导入,学生介绍作者。

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曾中进士,官接监察御史。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他与柳宗元交情深厚。有《刘宾客集》。这篇《陋室铭》是他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检查预习

1. 读准字音

2. 朗读课文,可采取多种方法朗读,如老师范读、听课文录音、学生个别读、集体朗读等。

3.

四、学生分小组进入网络完成学习任务。

1、请学生逐句翻译课文。掌握重点词语。

有仙则名:著名。 有龙则灵:灵异。

斯是陋室:这。 惟吾德馨:惟:只是,德馨:品德高尚。

苔痕上阶绿:长到。 草色入帘青:映入。

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 往来无白丁: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无丝竹之乱耳:指琴瑟、管弦等乐器,这里借代奏乐的声音。

无案牍之劳形:案牍:官府的公文。劳形:使身体劳累。

何陋之有:是有何陋的倒装句,有什么简陋的呢?

2、提问:“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运用比喻、对偶起兴,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

3、提问:“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深刻含义是什么?

“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二字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核心。用“惟”字加强语气。这两句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却了室陋,另一层意思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为陋室增光添采。

4、提问:“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写什么?

写陋室幽雅恬静的自然环境。

5、提问:“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写什么?

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可知堂中人也是一样的高雅。

6、提问:“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几句写什么?

写室中事。可见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怡然自得的神情。

7、提问:“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两句写什么?

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定证“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8、提问:“孔子云:何陋之有?”是写什么?

语见《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证“陋室”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把个“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四、完成课堂反馈

《《陋室铭》教学设计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