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册位置教学设计

时间:2024-08-16 16:17:20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位置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位置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位置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位置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会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通过形式多样的游戏与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发展其空间观念,初步体会到数行结合的思想,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点:

使学生经历确定位置的全过程,从而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

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方法与手段:

师引导、生探究

教具准备:

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谈话引入。

上课时间到了,我们班同学坐的整整齐齐的,你能用什么样的方法表示每个同学的位置呢?(让每位同学写出自己的方法并进行讨论)

2.以小组为单位汇报。

看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组、排、行、等多种方式,为了我们在确定位置的时候语言达成一致,一般规定:竖排叫列,横排叫行。板书:列行

老师左手起第一组就是第一列…,横排就是第一行…

还有其他的表示方法吗?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出示班级座次表)在这张座位图中,你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吗?

师指图:这是谁的位置?指名描述自己的位置?同桌说说自己的位置。今天老师还要教你们一种更为简洁的方法来确定位置,想知道吗?板书:(2,5)你们知道,这是谁的位置吗?

2,5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像这样用两个数来表示位置,我们称它们为数对。(板书)

下面我们就来研究用数对的方法来确定位置。(板书)

2、巩固新知。

A、谁能用数对表示出自己的位置?指名两个,说出数对的含义。如:老师板书(5,2),请这个同学起立,回答问题:(2,5)(5,2)这两个数对都由数字2、5组成,他们表示的位置一样吗?为什么?(两个数字组成顺序不一样,表示的意思就不一样)

B、老师出示图中的点,相应的学生说数对,其他同学判断对错。(1,5)(4,2)(3,3)

当出示(3,3)时,问:两个3的意思一样吗?

在我们班的位置中,这样的数对还有吗?

如果有个班级最后一个同学的位置是(7,7),你知道这个班有多少人吗?为什么?(49个,因为表示有7列,7行,所以7×7=49人)

C、小游戏:接龙老师先说出一组数对,相应的同学起立,说出下一个同学的位置,以此类推。

D、寻找新位置。

1、收拾好你的东西,根据你手中的数对,快速找到你的新位置。

2、出示特殊数对位置,例如(5,)、(,)谁能帮助这两个同学找到他们的位置吗?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出示动物园示意图。

(1)你能表示其他场馆所在的位置吗?

(2)在图上标出下列场馆的位置。

飞禽馆(1,1)猩猩馆(0,3)狮虎山(4,3)

(2)周六,小红和妈妈去动物园玩,她们的游玩路线如下:

(3,0)——(1,1)——(0,3)——(3,5)——(6,4)请你说出她们的参观路线。

2、出示练习一的第1题,(9,8)这个格已经涂好了,你能接着涂一涂吗?

(9,8)、(12,11)、(13,0)、(6,11)、(5,10)、(14,5)、(6,9)

2、生活中的数学

(1)用数对确定位置,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你能举出例子吗?教师出示:地图、围棋图。

(2)出示练习一的2题,这是国际象棋,你能说一说每个棋子的位置吗?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位置

数对(3,5)

列,行

教学反思:

本堂课,我能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从学生熟悉的座位顺序出发,让学生在口述“第几组几个”的练习过程

中,潜移默化地建立起“第几列第几行”的概念,让学生从习惯上培养起先说“列”后说“行”的习惯。然后再过度到用网格图来表示位置,让学生懂得从网格坐标上找到相应的位置。这样由直观到抽象、由易到难,符合孩子的学习特点。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位置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例1,做一做和练习一第1、2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数对,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2)引导学生经历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探索过程,体验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和简洁性,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1、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正确地用数对描述物体的具体位置。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图片)同学们还记得吗?在20xx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5号成功发射,10月16日6时28分返回舱在内蒙古大草原安全着陆,圆了几代中国人的梦想,让全中国人为之骄傲和自豪!但是你们知道在茫茫无边的大草原上,我们的科学家是怎样迅速地找到返回舱着陆的位置的吗?这全依赖于“GPS——卫星全球定位系统”。大家一定觉得很神奇吧!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就会明白其中的奥妙。――――板书课题:位置

二、自主探索,探究新知

1、认识列、行的含义及确定第几列第几行

(1)、什么叫做列,什么叫做行,咱们班的第一列在哪里,(请第一列的学生站起来向大家挥挥手),第一行在哪里,(请第一行的同学站起来向大家挥挥手)数一数,咱们班一共有几列几行

(2)多媒体课件把全班同学的座位转换为座位示意图

师:哪位同学上来找找第一列在哪里,第一行在哪里。

问:数列数和行数的时候,你们分别从哪边数起?

教师小结: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数列数的时候是从左往右数,数行数的时候是从前往后数。

(3)谁能说出自己的座位是在第几列第几行,你的好朋友位置 ……此处隐藏792个字……探究 教具准备: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谈话引入。

上课时间到了 ,我们班同学坐的整整齐齐的,你能用什么样的方法表示每个同学的位置呢? (让每位同学写出自己的方法并进行讨论)

2.以小组为单位汇报。

看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组、排、行、等多种方式,为了我们在确定位置的时候语言达成一致,一般规定:竖排叫列,横排叫行。板书:列

老师左手起第一组就是第一列…,横排就是第一行… 还有其他的表示方法吗?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出示班级座次表)在这张座位图中,你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吗?

师指图:这是谁的位置?指名描述自己的位置?同桌说说自己的位置。今天老师还要教你们一种更为简洁的'方法来确定位置,想知道吗?板书:(2,5)你们知道,这是谁的位置吗?

(2,5)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像这样用两个数来表示位置,我们称它们为数对。(板书)

下面我们就来研究用数对的方法来确定位置。(板书)

2、巩固新知。

A、谁能用数对表示出自己的位置?指名两个,说出数对的含义。如:老师板书(5,2),请这个同学起立,回答问题:(2,5)(5,2)这两个数对都由数字2、5组成,他们表示的位置一样吗?为什么?(两个数字组成顺序不一样,表示的意思就不一样)

B、老师出示图中的点,相应的学生说数对,其他同学判断对错。 (1,5)(4,2)(3,3)

当出示(3,3)时,问:两个3的意思一样吗? 在我们班的位置中,这样的数对还有吗?

如果有个班级最后一个同学的位置是(7,7),你知道这个班有多少人吗?为什么?(49个,因为表示有7列,7行,所以7×7=49人)

C、小游戏:接龙

老师先说出一组数对,相应的同学起立,说出下一个同学的位置,以此类推。

D、寻找新位置。

1、收拾好你的东西,根据你手中的数对,快速找到你的新位置。

2、出示特殊数对位置,例如(5, )、 ( ,)谁能帮助这两个同学找到他们的位置吗?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出示动物园示意图。

(1)你能表示其他场馆所在的位置吗? (2)在图上标出下列场馆的位置。 飞禽馆(1,1) 猩猩馆(0,3) 狮虎山(4,3) (3)周六,小红和妈妈去动物园玩,她们的游玩路线如下 : (3,0)——(1,1)——(0,3)——(3,5)——(6,4) 请你说出她们的参观路线。

2、出示练习一的第1题,(9,8)这个格已经涂好了,你能接着涂一涂吗?

(9,8)、 (12,11)、(13,0)、 (6,11)、 (5,10)、 (14,5)、 (6,9)

3、生活中的数学

(1)用数对确定位置,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你能举出例子吗?教师出示:地图、围棋图。

(2)出示练习一的2题,这是国际象棋,你能说一说每个棋子的位置吗?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位置 数对(3,5) 列,行 教学反思:本堂课,我能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从学生熟悉的座位顺序出发,让学生在口述“第几组几个”的练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建立起“第几列第几行”的概念,让学生从习惯上培养起先说“列”后说“行”的习惯。然后再过度到用网格图来表示位置,让学生懂得从网格坐标上找到相应的位置。这样由直观到抽象、由易到难,符合孩子的学习特点。

这是一节“应用题”的练习课。我通过“变异”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题目:一堆糖果,分给幼儿园的小朋友,如果男女生共分,每人可分6个;如果只分给男生,每人可分10个;如果只分给女生,每人可以分几个?

教学中一般要求学生按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求出结果。当教学任务完成后,教师设问:“这道题还有别的解法吗?”学生一下思维活跃起来。一会儿,平平说:“老师,我想出了一种新的解法,我把原题通过变异为:一项工程,甲乙合做要6天完成,如果甲队独做要10天完成,如果乙队独做要几天完成?于是得出新解法。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评析]“变异”是指改变基本的思维方向,把知识要点进行转化,进行奇异的探究,从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法。在本例中学生正是运用了这一思维方法,才使一个用最小公倍数解答的应用题成为了一个较普通性的工程问题应用题,思维实现了创新,解法达到了最佳,可见,“变异”是实现创新的又一种方法。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去寻求多种知识的变异,鼓励学生的奇思妙想,对学生的一些超意识想象进行一分为二的评价,不能只用肯定或否定的方式去评价学生的某一思维结果,应当让其在教师的激励下去努力实现思维的创新与再创新。

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这一课中,我是这样设计和组织数学活动的:以学生对问题的定向思考为起点,通过教师的引导,以尝试性探索为特征。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就构成了顺利开展学习活动的主要因素。而学生的尝试性的问题解决的探究活动,则是学习过程中的主要活动。

(注意:引出问题≠发布指令、问题意识≠简单发问、问题化教学≠问答式教学、虚拟问题情境≠虚构问题情境、解决问题≠消灭问题。)

例如:学习“三角形内角和”。

一、任务呈现

1、我们已经认识了什么是三角形,现在能否请大家来说一说,三角形有哪些特征?

2、现在,请大家在纸上任意画二个三角形。

3、每个同学都观察一下自己画的三角形,它们都一样吗? 每个同学都将自己画的三角形举起来给大家看一下?它们一样吗?

说一说,大家画的这些三角形都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每个不同的三角形的角的大小都一样吗?

4、现在你能不能猜猜看,这些三角形有什么是一样的呢? 这些不同的三角形的角的大小不一样,那么,将每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加起来后,它们的大小可能会一样吗?

猜测:

一样

不一样

不能确定 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测呢?

二、尝试操作与探究

1、想一想,用我们学过的哪些知识来探究,可能更方便? 可以先对自己画的两个三角形进行探究

2、现在能不能把自己得到的结果进行一下简单的交流? 现在大家得到的初步结论是什么?

3、为什么大家得到的结论会有不同呢?

想一想,我们刚才再用量角器进行验证的时候,可能出现了什么问题?怎样能尽可能地避免这个问题的产生?下面你们准备怎么做?

(提示:用怎么样的方法来减少角的度量的时候带来的误差?)

4、通过这一次操作,现在又得到了哪些数据?大家又获得了什么样的新的发现?能否交流一下?谁能将自己的探究观察演示给大家看?

现在得到的结论是?

5、讨论一下,还能用什么方法来验证这个结论是否正确呢?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位置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