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教学设计

时间:2024-08-30 09:11:20
荔枝教学设计

荔枝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荔枝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荔枝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在学生进一步掌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脉络,学习本文的写作特色,培养学生对说明语言的感知能力,领悟科普说明文的科学性、知识性、形象性、可读性,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并在阅读过程中感受文章的艺术美和爱国主义思想。

教学方法

在学生初步掌握说明文特点的基础上,以学习自主学生为主,以学生讨论探究的方式进行。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基本类容和脉络,学习本文的写作特色。

第一课时

一、引导新课

荔枝,自古以来被视为水果中的珍品,其香淡雅,其色绚烂,其味鲜美,千百年来,达官显贵一直对它推崇备至。《荔枝歌》曰:“海内如推百果王,鲜食荔枝总第一。”索性把它奉为百果之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贾祖璋写的《兰州六月荔枝丹》。(老师板体)

1,作为“百果之王”的荔枝生态结构怎样呢?生产培植上有什么特殊的情况和问题呢?哪一位同学知道,请举手发言。(学生自由发言)

2,《兰州六月荔枝丹》这个标题透露出本文的什么信息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小组讨论,然后班上交流)

参考:

(1)这是一篇说明文。

(2)介绍荔枝的产地是兰州,泛指我国南部地区;成熟的季节是六月(公历7月);鲜果的颜色。这个题目一句话就讲出了荔枝生态的主要特点、产地、成熟期,颜色。

(3)文章题目引用诗句富有文采

3,那么这类富有文学性的说明文是什么体裁呢?(多媒体显示)

本文是科学小品,属于说明文,既有很强的科学性,又有一定的文学情趣。 4,文章的作者是谁呢?(学生介绍,然后多媒体显示)

贾祖璋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科普作家。他创作、编写、翻译了大量的科普作品,是我国科普创作协会副理事长,解放前曾写《鸟与文学》、《动物珍语》、《生活素描》等,解放后出版有《生物学碎锦》。贾祖璋的科普作品大多以绚烂

多彩的生物为写作对象,把丰富的科学知识、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融为一体,有着相当高的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

(二)默读课文,明确课文当中生字生词的含义(多媒体显示)

1,正音:

紫绡 酪 龟裂 粗糙 绛囊 贮藏

萌蘖 雌雄 瓢 醴 缯

2,解词:

龟裂 幅员 劳民伤财 不了了之 逼真

绚丽 渣滓 造化 因地制宜

(三) 认真研读课文,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思考以下问题并分组讨论。讨论结束后,请小组代表发言,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总结。

1,文中写到了荔枝哪些方面的特点?用图表示出来,各组拿出最佳结果。 2,依据课文,,每个同学画出心目中的荔枝形象,评出最好的在班里展示。思考并讨论。思考并讨论,为什么能画得这么逼真?

参考:

(1)说明顺序的恰当安排。

(2)注意古代史料的引用。

(3)纠正了有关历史资料中的()误。

(4)多种说明方法的恰当使用。

(把全班分为四组各讨论一个问题,看哪一组回答得最完整。) 要点:

(1)说明顺序。

由主到次:主要介绍荔枝果实的形态特征,次要介绍生产情况。

由外到内:说明果实时,根据荔枝的结构特点。

壳—膜—肉(假种皮)一核(种子)

观察顺序:在说明荔枝果实的外部特点时,按照壳面的构造—色泽—外形—大小—重量

其他顺序:设疑—解疑—建议;过去—现在—将来等等。

归纳为:逻辑顺序,空间顺序,时间顺序,观察顺序。

迅速浏览课文,小组讨论。通过对本文的学习我们在写说明文是应如何安排说明顺序?

参考:

1,最便于把事物说准确、说清楚的顺序是最好的安排。

2,说明一种事物的顺序不是惟一的,更清楚地说明一种事物往往要好几种顺序配合交织在一起。

3,顺序应符合事物本身的条理。

4,顺序应符合人们的认知习惯和认知规律。

(2)史料的引用(略)

(3)文章在介绍荔枝有关知识时,注意准确性和科学性的文体要求,这表现在使用历史和现实的具体数字(确数或概数)来说明问题等方面。也表现在既重视引用古代诗文作依据,又注意纠正古代有关知识不确切的地方。如举例出白居易文不确、不妥的地方及原因。

“壳如红缯”:之所以说壳如光滑的丝绸是由于作者仅着眼于二者颜色相似,用的是比喻手法。但事实上荔枝壳是粗糙的。

“膜如紫绡”:这个错误是由于观察不细造成的。

“瓢肉莹白如冰雪”:瓢肉实为假种皮,这是当时科学水平限制导致的错误。

(4)文中所用的说明方法;引用、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作诠释等。

(四)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荔枝的生产、培植情况,感受到作者的科学、求实精神,同时使我们受到美得熏陶。

(五)作业设计。

课下人人动手,依据课文结构独立设计一幅形象的荔枝知识图谱。

教学反思

在科学实践中,我发现设计有价值的问题,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分组讨论层层深入地解决提出的问题,容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问题引导,使课文结构较清晰易于学生把握。把板书放在第一课时后,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空间,然后第二课时进行交流论辩,这个课堂设计达到了使学生把握文章脉络、提取文章有效信息的预期效果。

学生自己独立思考与小组讨论相结合,切实体现了新课程改理念,在教室的引导过程中,做到了重点突出,又兼顾了科学小品文的一般特点,脉络清晰,主次分明。

荔枝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内容,体会儿子与母亲之间的深厚感情,感受体会浓厚的亲情。

2、学习本课生字、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4、理解文章重点语句。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深厚感情,受到关爱亲人的教育。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准备:回忆与母亲之间最感人的一件事,写成文章或者邀请几位学生的母亲到场,讲一讲与母亲的动人故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1、引导学生回忆有关母爱的名言、诗歌、文章。"母爱一直是古今中外文人歌颂的主题,你还记得哪一些有关描写母爱 ……此处隐藏25438个字……为妈妈洗脚的事写下来,并把自己的感受以日记的形式写下来。学生埋头写起来,一篇篇优秀的日记便交到了我的手里。

反思:

著名教育家于永正老师说:语文学科要让学生学会依凭语言领悟语者的思想感情,依凭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这一学习过程本质上是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的过程。忽视精神搞语言训练,丢开语言抓精神培养,都不可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我的这个教学案例,就是努力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去感受思想,在实践中获得真知的。回顾学生的认识和情感发展,可分为这样几个层次。

一、阅读文本,认识母爱。原定的教学过程是让学生从语言文字的角度去认识母爱,他们通过对课文的阅读,以及教师的讲解,模模糊糊地感受母爱是这样的。然而由于他们的年龄和阅历,让他们无法从情感上去理解。我们的教学活动就此结束,似乎也不能算没有完成教学任务,然而这是多么遗憾!

二、创设情景,感受母爱。我根据学生的困惑让他们为自己的妈妈洗脚,孩子们很懂事,都认认真真地去做了,他们无一例外地得到了母亲的赞许,感受到了自己的母亲同文中的母亲一样会为了孩子的孝心而高兴。其实这样的事,每天都在孩子们的身边发生,可是孩子们往往忽视,这个作业让学生认真地感受了母亲对自己的爱。同时许多学生也理解了做母亲的辛苦,当学生看到母亲赞许的眼神、幸福的表情,他们对母爱的感受深了一层。

三、实践中获得真知,理解母爱。学生亲身感受了母爱,再回到文本,他们发现原来母爱就是这样的,天下的母亲都是这样的。原来的困惑消失了,他们终于理解了文本,理解了天下的母亲。这样的理解就不再仅仅是对语言文字的表面解释,而是透过语言文字,联系生活实际,认同了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发了孩子们心中深出的共鸣。

四、凭借语言,赞美母爱。如果在学生理解了母爱后,就此打住,那么,这将是不伦不类的课,学生在语文素养上的进益会很小。我提供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上说,让学生依凭口头语言表达思想情感,进一步让学生写下来,让学生依凭书面语言表达思想情感,从而实现教学的真正目的。因为作文来自生活实际,大多数学生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他们幸福地赞美着自己的母亲。

荔枝教学设计15

《荔枝图序》是自读课文,只有128个字,内容无甚难解。这样的课文应当按照新课标要求,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地学习。拟这样安排:

一、制造气氛,培养兴趣。

北方学生多未吃过荔枝,更没见过荔枝树。于是编一个故事导入:

一个北方人到南方做县官,下属送来一筐荔枝,县官拿起一个连皮带核吃了下去。送荔枝的说,这皮和核是不能吃的。县官知道自己漏了傻,但又不好意思承认,便说:“这——你有所不知,《本草纲目》上说,荔枝连皮、核一起吃是清火的”。那人问:“北方也有荔枝吗?”“有有有,漫山遍野都是。”“那为什么杨贵妃吃荔枝要用驿马从南方运去呢?”“哦——,这个……唐代时还没有,就是因为贵妃娘娘爱吃,后来才到处引种。”

接着提供荔枝的图片:荔枝,荔枝的果、肉、核、膜,荔枝的“朵”,荔枝树。

作者几乎不用介绍: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但提供几幅图片:白居易塑像,白居易画像。

二、用“师生倒置法”预习所谓“师生倒置”,就是学生做“老师”,老师做“学生”。

先启发:老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还有权——别的权没有,有作业权。你能摊上一个好老师是一辈子的幸运……今天就请每个同学来当一当老师,看谁当得好。当得好的,这一课的作业就免做了。(说明:我经常用“作业免检”奖励表现好的学生)

当老师首先要备课……下面请你“备课”(预习)。

三、用“师生倒置法”学习研讨课“备”的差不多时,以“学生”的身份请教“老师”:

xx老师,请问xx句该怎样读?

xx老师,请您为我翻译xx。xx老师,请您为我解答一下xx问题。

大致是下列问题:

(1)字词方面:荔枝、帷盖、华、荣、丹、朵、枇杷、缯、绡、醴酪、如彼、守、图、盖。

(2)句子方面:

树形团团如帷盖。

华如橘,春荣。

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

大略如彼,其实过之。

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

(3)内容方面:

哪几个句子用了比喻?为什么用比喻?

这几个句子是比喻句吗:叶如桂,华如橘,朵如葡萄,核如枇杷。

本文介绍了荔枝哪些情况?运用了什么顺序?

“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起什么作用?

哪几句说明荔枝不易保鲜?等等。

四、扩展、激疑、探究本文

开头说:“荔枝生巴、峡间”。“巴、峡”是现在的什么地方?答案:四川东部和湖北西部。

据你所知,荔枝产于何处?答案:两广福建(岭南、热带)。

现在的“巴、峡”产荔枝吗?答案:不产。

那为什么白居易说“荔枝生巴、峡间”?他是不是搞错了?借此引同学们争论。争论时,提醒大家:提出一种观点,必须言之有据,不能主观臆断。

为激发争论,造成愤悱状态,教师可以故意提供“搞错了”的根据:唐代,荔枝在北方是皇帝和贵妃才能享用的极罕见的珍贵果品,白居易可能根本就没吃过荔枝,甚至没见过。

提供“没搞错”的根据——白居易在四川任忠州太守时的诗《种荔枝》:

红颗珍珠诚可爱,白须太守亦何痴。十年结子知谁在?自向庭中种荔枝。进一步激疑:根据《荔枝图序》和《种荔枝》,唐代四川肯定是有荔枝的,但为什么现在没了?这一现象能说明什么?

告诉学生几种解决问题的方法:(1)合理推理(必须再找资料求证),(2)查阅资料,(3)请教家长、老师,(4)在BBS上求助……

鼓励争论。

五、揭示答案

介绍一种科研思路第二天或过几天提供答案: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研究证实,唐代气候比现在温暖,四川可产荔枝。后来气候变冷了,四川也就没有荔枝了。他持此论,主要根据就是白居易的《荔枝图序》,还有《种荔枝》《荔枝叹》等诗。此外,他还从古代各种书籍中寻觅到大量的关于当时气候的资料,来证明这一论断。采用这种方法,竺可桢写出了专著《中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研究》。

竺可桢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曾引起震动。为什么?因为现代气象学只有100多年的历史,现代气象记录最多也只有100多年,这怎能研究几千年的气候变迁?可是,中国的古代典籍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其中有大量的关于气候的或直接或间接资料,竺可桢独辟蹊径,利用这些资料开辟了外国气象学界连想都想不到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我国的古代典籍也为其他许多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原始记录,特别是在地震、日食、月食、彗星、中医药,甚至是UFO方面(《梦溪笔谈》中就有UFO的记载)。将来同学们搞研究,也不妨利用这一方法和思路。当然,必须学好文言文。

《荔枝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