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实习报告

时间:2025-02-14 00:34:47
大三实习报告集锦六篇

大三实习报告集锦六篇

在生活中,报告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你知道怎样写报告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三实习报告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三实习报告 篇1

20xx年6月25日至8月25日,我在晨报北疆新闻完成了我的暑假实习。短暂而紧张的实习,使我对报社的运行情况和规律、记者的职责与艰辛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通过这次实践,也督促我为未来的就业做进一步的规划

我学得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期间也经常练笔,但真正落实到工作中,还是很心虚,因为我没有练过专门的新闻写作,不知如何提出合适的问题作为切入点,更不知该怎样与人交往。种种压力袭来,我只能给自己打气:还好这只是实习,有指导老师的辅导和帮助,怀着这种侥幸心理,7月2号一大早我就到了报社。贾主任让万园老师带我。万老师很关切的问了我的情况,把工作大致讲了一下,又给我介绍了其他老师,并让他们有采访时多带我跑跑,然后万老师让我先看看近期的北疆晨报,了解报社的排版风格和写作特色。他们一边工作一边聊天说笑,时不时的还问我些可笑的问题,他们的温和、热情使我感到这是个充满生机、友爱的大集体。我紧张的心情也平静了下来。

第二天刚到,我就被万老师带去采访,访题是工商所对民营企业家开展的培训。在培训教室我们见到了参加培训的企业家们,他们大多是白手起家,现在大都四十左右,在繁忙的工作中还能抽出时间学习,使我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后来,我们从组织这次活动的工商所所长那里得知,每年他们都会对很多行业进行专业培训来提高经营者技能,这样才能使企业适应时代的要求。

采访完我和万老师开始赶稿,由于我没写过新闻稿,这次先由万老师写,我们再一起改。在改稿过程中,首先是对稿件中新闻事实进行分析,看看构成事实成分的时间、地点、数字、引语是否准确无误,对那些越是细小的地方越要注意。在整个过程中,万老师都谨慎的改着,也一遍遍地让我再看看,我们从对稿件的叙述内容、叙述方式到语法、措辞、标点都进行了十几遍的校正,我第一次感受到做一个新闻记者的严谨、细心与务实的作风,也惊叹那不足一元的报纸要付出这么多的努力与汗水。

终于在中午下班前完稿了,可没想到第二天没发。万老师很关切的鼓励我,并告诉我这篇稿子没发是因为选题没有吸引力,以前相同性质的稿件已经发过,所以我们下次要注意选择有价值的新闻。听她的热心解释我想下次一定要再接再厉!

再后来我并不是每天都能听到他们的欢声笑语,也不能常看到他们的身影。我猜他们那天的聊天或许是为了缓解我的不安,也或许是因为新鲜血液的注入而高兴,可他们已使我有了融入其中的勇气,我也很快的投入到了忙碌的工作状态中。

我每天的工作大致是接,跟老师们跑采访,对着电脑写稿、改稿,然后盼着稿子变成铅字。虽然是一成不变的流程,但每天都会有新奇的事件发生,面对着各种各样的人,听着他们的人生经历,我也从中受到很多启发。

有一天,万老师让我和她一起到石河子一四三团二营的桃园镇采访。那里新建了一座荷花池,已成为今年石河子的新增景点。快到地方时,就看见很多人围着一汪清澈的池塘,欣赏着淡雅、娇艳的荷花。长这么大,我还是第一次见如此规模的荷花呢!在新疆这片干旱贫瘠的土地上,能长出江南水乡的植物,这真是一大奇迹!“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或许是陶渊明的这句诗道出了荷花高洁的品格,吸引了更多人前来观赏。那天是这个景区第一次开放,不收门票,但周围的小商小贩却获利不少,看来旅游业真是一大促进消费,推动内需的产业。而报纸的宣传将会使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参与旅游,从而带动经济的增长。这时我突然意识到报纸对社会的巨大影响,它的广泛性和导向作用引领着时代前进的大潮,为人们引路、导航,这也是老师们一丝不苟、兢兢业业的原因所在吧。

报纸不仅宣扬好的一面,也向人们揭露社会的阴暗面。万老师主要跑法律口子,因此法院成了我俩的常去之地。在那里,我常见到律师、受审的罪犯及犯人家属,看着犯人懊悔的神情和家人的伤痛,我感到在情与法面前,法律的神圣不可侵犯。生活中有很多人的本质并不坏,只是法律意识淡薄,结果一时失足却给家人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报纸通过对案件的刊登,让人们知道更多的法律常识,增强了人们的法制观念,促进社会向着良性状态发展。

我一直以为当记者是很光鲜的,但真正做了才知道其中的辛苦。记者要忍受公交车上的颠簸与拥挤;忍受中午的骄阳与困乏;忍受生物钟紊乱的一日三餐,却要争分夺秒的与时间赛跑。我看过一则报道说新闻工作者比其他行业的人寿命短,虽然没有被证实,但却像我们揭示了这一工作的劳累。它需要有出现在第一线的勇气与献身精神;需要有应对灵活多变局势的敏锐头脑,需要吃苦耐劳的毅力。总之,作为一个传播消息与文化的媒介,记者需要付出更繁重的体力和脑力劳动。

我在报社忙的时候有时要跑六、七个点,刚采访完一个又要和老师挤上公交车去另一地。我们常常接到小区里停水、停电、下水道被堵的电话,被采访的这些地方许多离市中心很远,下了公交还要在尘土飞扬的小路上走很长一段路,有时还要面对采访对象的唇枪舌剑,经常腿快跑断了,头被吵晕了,忙到四、五点才吃午饭。就是不出去采访,我也常常看到老师们为了赶稿中午随便吃点面包、饼干,等写完再去吃饭。我每天一回到家就抱怨不断,可想想老师们长年累月的这样辛苦时,就深感上学的幸福。实习是走上工作岗位的前奏,它使我认识到干什么都不容易,但年轻时的奋斗是追逐梦想的过程,辛劳与成功的喜悦同行。

通过万老师的指导和带领,实习使我得到了锻炼。我的收获主要是:

第一、每一次采访都要做好细致的准备工作。提前带好纸、采访本、摄像机和MP3等必备物品。同时,要清楚采访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在脑子里要想好问题,也可以先在本子上列个提纲,抓住采访的亮点,这样才不至于出现无话可说的尴尬局面。

第二、要有很强的时间观念,做事不能拖泥带水。因为新闻是对最新发生的事实、最新出现的信息的报道,只有最迅速,最及时的把信息传达给受众,才能满足人们阅读的需要。所以新闻价值的大小要以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与新闻报道发布的时间这两者之间的时间差作为一把尺子,它只在历史发展的某一“点”上作为“新闻”而存在,一旦超过这一点,新闻就不再是“新闻”,只能成为历史了,新闻媒体无一不例外的要求新闻报道抢时间抢速度,一名合格的记者一定要在获取信息的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在新闻内容真实、准确的前提下追求报道的迅速及时。

第三、重视新闻稿件的分析与选择。记者每天面对源源不断的新闻点,要像“淘金者”一般在这些“毛坯’中寻寻觅觅,找到大家息息相关、喜闻乐见的新闻,使它们成为报纸上的“成品”。

我和张老师的第一篇稿子没有发,就是因为对采点没有进行深入分析,于是我找到的资料阐述了如何选择稿件的方法,具体操作是:第一步,根据新闻价值分析挑选 ……此处隐藏9956个字……《生存大挑战》起步仪式,我早早的就赶去电视台帮忙,连监制都很惊讶,因为原本没打算让我帮忙,不过没想到我做得还不错。

后来,节目进入了后期制作,编辑想找人帮她的片子提意见,问有谁有时间。当时大家很忙,都不作声,而我立刻就答应了她,还恳请她以后每做好一集都找我提意见,她高兴的同意了。虽然当时我自己的工作已经很多,但我觉得和编辑一起能学到更多的东西,是个不可错过的机会。果然,她每次都和我讲编辑片子的技巧,还和我探讨如何把片子做得更好。

我在实习中逐渐变得“勇敢”。虽然开始也会有顾忌,怕“主动出击”会招惹“不知天高地厚”的蔑视。但事实告诉我,应该对自己有信心,应该有勇气去尝试。即便在尝试中失败,也能让自己成长,没有锻炼的机会,谈何积累和成长?而这一切,只能靠自己去争取。等待,只能让你在沉默中消亡;只有主动,才能为自己创造良机。

第六把钥匙:讲究条理·

如果你不想让自己在紧急的时候手忙脚乱,就要养成讲究条理性的好习惯。

“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条理,”这是编辑给我的忠告。这绝不是一句空话。

做《生存大挑战》的宣传工作,如果不讲究条理,一定会让你忙得手忙脚乱却效率低下。记者来了,就要为其准备资料,有时他们会再要多一些资料,就要着手再准备;播放宣传片和节目,就要和其它部门协调,还要把带子录给他们,每个部门都要送带子,有时还有录不同的版本;每星期还要挑选精彩的照片发给网络部,还要写上文字资料;电视台某部门要去香港宣传《生存大挑战》,我们又不得不准备必要的资料给他们;做节目的宣传画,又少不了一阵忙乎的了……文稿、图片、照片、宣传册、带子……一大堆资料,试想一下,如果把它们随便往柜子里一放,若急着找某个具体时间拍摄的带子,或某个镜头,或某个选手某天的照片,你会怎么办?可能只是翻箱倒柜地乱找一通吧。但如果之前就按照一定顺序一定条理把各种资料整理好,一切就容易多了。

其实,其它的工作也一样,讲究条理能让你事半功倍。一位在美国电视领域颇有成就的中大师兄讲过这么一个故事:他当部门经理时,总裁惊讶于他每天都能把如山的信件处理完毕,而其他经理桌上总是乱糟糟堆满信件。师兄说,“虽然每天信件很多,但我都按紧急性和重要性排序,再逐一处理。”总裁于是把这种做法推广到全公司,整个公司的运作变得有序,效率也提高了。养成讲究条理的好习惯,能让我们在工作中受益匪浅。

大三实习报告 篇6

今年寒假的这次实习机会,对我来讲,是来之不易的,而我在这次的实习中收获了很多我在学校没机会接触的知识。下面来总结下我次的实习情况吧!

在泉州中信银行的三周实习对于我来说应算作未来工作的一块垫脚石,虽不起眼,却有功效。放假回家后,父亲联系了几家银行,我选择了去离家不远的中信银行。先来简单介绍一下中信的企业文化。中信银行作为全国第一家以外向型为特色的全国性综合股份制银行,自1987年成立以来,一直秉承“稳步发展,争创一流”的发展方针,竭诚地为客户提供各种高效、安全、快捷的国际金融服务。根据我的专业,人事部安排我到国业部实习。

说起国业部,我自己一开始都大不明白意思,随后了解到其实就是国际业务部的缩写。国际业务一直以来都是中信的一项优势业务,20xx年中信国际业务量达到657亿美元,屹然位居中小股份制银行首位。所以可以说我是被分配到了一个效益显著的部门,显然我只能观察观察这效益是如何创造的,在我成为一名正式员工前是暂时无法分一盏杯的。中信的工作环境是相当不错的,宽敞明亮的办公室,软硬件设备齐全,这点我通过对比其后在一家名不见经传的进出口公司实习得而证明。在这舒适的办公环境中,我首先学会了使用现代化办公所需的基本设备:复印机和传真机。国业部的6名成员个个都很优秀,也很辛苦。

据他们自己说加班到晚上9,10点是常有的事。我则是每天按时上下班。国业部主要负责处理一切与国际结算有关的业务。泉州的中信仅仅算刚刚起步,名义上是福州分行。所以国业部的人员并不多,只有6名。除掉吴总与助理小齐,剩下的四位分工既明确又相互交叉。大致是小吴负责进口业务;丽香负责出口收汇;小林负责出口单据初审与押汇;小邱负责出口单据复审及其他。他们的大部分工作都是需要通过电脑里的E系统操作的,而由于银行本身的保密性质,我不被允许上机操作,所以三周能接触的最多最广的就是各种信用证与单据。在其后大部分时间我都在学习审单审证所要注意的事项。

我曾经以为审信用证比较简单,毕竟我的专业是国贸,又刚学的国际结算,然而事实驳斥了我的错误观点。第一周先开始熟悉各种格式的信用证。有的版本的既冗长又没有在每行内容前标出像“40B,27C”这样的明确指示来分隔,不熟悉信用证的话是很难看懂的。在熟悉的过程中,我常常会遇见不懂的单词需要依靠电子辞典,这也让我感到学好英语的迫切性与现实性。信用证一律是写字母。我们虽然英语从小学学到大学,但是对大写字母却很不适应。许多懂的单词往往要半天才反应过来。大概熟悉的差不多后我就就练习审证。当然我审的都不能算数,不然公司肯定常常要和银行发生纠纷。

一般每天我都会审上几份证。实习期间主要是助理小齐指导我,我就自然而然称他为mentor。每天我都会碰上大大小小的新问题。小齐还有其他人都会耐心地给予我解答。没审出错误是常有的事,小林是负责初审的,我不被允许在上面写字,所以他就让我每审完一份就把发现的错误罗列在一张纸上。等他审时,如果发现我漏了几处错误或是误审,都会一一向我指出,并把道理解释给我听。在不断的犯错中我一步一步提高了,不仅速度变快,错误也少了许多。实习不仅是学习做事也是学习处事之道。他们不管是在接听电话还是与前来办理业务的客户谈话时都很有礼貌,面带微笑服务。

从这些细微之处正能体现出中信的文化理念,也能很好地表现中信员工的素养。带我的小齐从事国际业务有六七年经验了,从他身上我也看到了一个成熟人士的状态。永远面带笑容,说话幽默风趣又不刺耳,见到谁都能迅速熟稔起来。他的健谈为他迎得了好人缘,在这个由几个部门所组成的办公室里极其受。我的位置就在小齐的右手边,每当我碰到不懂的地方请教他时,他总是十分耐心地回答我,讲地具体又到位。

他也会拿些专业的书让我阅读。国业部每天都有例行早会。有时一开就是2个小时。上班没几天,我就提议我也去参加开会。小齐马上同意了。开会的目的非常明确——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会议由小齐主持,一般是其余4人把昨天在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轮流提出来,再由小齐提出解决办法,大家共同探讨。他们提的问题有时我很难理解,因为对于银行所使用的专业术语还很不熟悉。在会上我是个旁听者,疑问者,会后我就会刨根问底。这是一个了解的缓慢过程,知识都很琐碎,你没有很清晰的脉络来明白自己掌握了多少新知识。总经理比较忙碌,有时就无法参加,只是间或来一下会议室。

她在场时,我俨然感受到了一个领导者应有的威严与水准。认真地听在场的每一个人说话,然后再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不时地做着笔记。我印象最深的一次会议是在一个周一早上。总经理在上周末刚去福州开会。国业部在年末总结中得到了福州总部的表彰。总经理还把一家公司的经营理念。

《大三实习报告集锦六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